江西新型智库建设指导委员会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办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智库成果



刘卫平:《How new rural elites facilitate community-based homestead system reform in rural China: A perspective of village transformation》



阅读次数:263 次

日期:2024-09-06

作者:江西社科网     

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城乡治理与共同富裕研究中心(南昌大学)研究员刘卫平博士撰写的论文《How new rural elites facilitate community-based homestead system reform in rural China: A perspective of village transformation》发表在SSCI期刊《Habitat International》(JCR一区和中科院一区)2024年第7期。该论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权能匹配视角下宅基地治理模式的分异逻辑及优化路径研究”(23CSH040)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居住形态散聚分异视角下乡村聚落的演化机制与重构路径研究”(22YJCZH111)的阶段性成果,是南昌大学城乡治理研究团队积极推进学术研究国际化的重要成果之一。

00304334333_8e85a2a2.png


成果简介

该成果的核心观点是:(1)宅基地制度改革(简称“宅改”)是一项旨在实现村落多层次空间重构和“三权分置”产权改革的集体行动,其与村庄转型的三重过程(即系统性、社区性和生活性)存在紧密的逻辑契合。(2)新乡贤是推动村庄转型的一种文化力量,其分别借助城乡地域联动、人际价值传递和村落社会团结形成主动参与改革的能力、通道和载体。(3)新乡贤的主导地位由政府赋权与问责制度、平等的产权制度设计和村落社会关联共同塑造。

创新之处:(1)基于宅改与村庄转型的逻辑关联,从村庄转型视角建立了新乡贤参与宅改的三层次分析框架;(2)将文化传统和制度环境融入到案例村的自组织治理机制解析,阐释了新乡贤参与宅改的实践机制。

成果价值

理论价值:(1)阐释了中国本土语境下乡村精英助力乡村转型的内在机制,丰富了参与式社区倡议研究领域关于“精英俘获”“精英主导”的广泛论争。(2)凸显了制度环境和社区特征对新乡贤参与效能的重要影响,为不同类型村庄的转型过程采取差别化的治理模式提供了理论支撑。

应用价值:(1)阐释了新乡贤助力村落自主发展和治理现代化的实践经验,为地方政府动员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提供了经验借鉴;(2)主张通过统筹实施社区赋权与社区行动能力提升行动,以巩固和拓展新乡贤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

作者简介:

00304334330_f280f653.png

刘卫平,男,1991年生,博士,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城乡治理与共同富裕研究中心(南昌大学)研究员。主要从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乡村地理、乡村振兴等领域研究。在《地理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农业工程学报》《Land Use Policy》《Habitat International》等国内外主流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项,主持并完成省级社科项目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