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型智库建设指导委员会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办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智库成果



曾永明:《信心的生产:扶贫扶志行动的社会效应研究》



阅读次数:312 次

日期:2024-08-31

作者:江西社会科学网     

由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生态经济研究院(江西财经大学)曾永明副教授等撰写的论文《信心的生产:扶贫扶志行动的社会效应研究》在《社会学研究》2024年第4期发表。

4.png

       成果简介

       “人民有信心,国家才有未来,国家才有力量”。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如何有效激发人民的信心和内生动力对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稳步向前至关重要。中国脱贫攻坚取得伟大胜利,其成就不只是消除绝对贫困而已,其激发的农村变革和治理体系创新留下了无形的精神遗产,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应。因此,脱贫攻坚的宝贵经验值得深入总结。本文系统检视扶贫扶志行动的社会效应,即信心的生产及其机制,尝试为学界全面深入评估精准扶贫效果,尤其是扶贫扶志行动的成效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主要观点:文章研究发现,扶贫扶志行动不仅具有针对贫困群体的直接效应,还能够外溢并增进非贫困群体的信心,这一效应主要通过环境改善、群体效应和信号传递三个机制实现。研究还表明,对贫困群体来说,信心的增长还未充分转化为具体的内生发展能力。因此,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来说“扶志”与“扶智”仍是基础。在此之上,基于内生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振兴道路才能进一步形成和巩固。

       创新之处:在现有的国际减贫理论和实践以及既有的精准扶贫研究中,研究者更多聚焦的还是物质性的扶贫绩效,关于精神扶贫的经验研究并不充分,本文试图跳出贫困户及其物质收益的狭隘视角,瞄准普通民众及其精神增益与外溢的全新角度,创新性地考察脱贫攻坚过程中较为隐性、难以观测和易被忽视的精神扶贫成效问题,系统从理论和实证厘清扶贫扶志行动所带来的信心及其生成机制,阐释中国特色的扶贫扶志的理论机制。

       成果价值

       理论价值:作为投入巨大的国家工程,精准扶贫实现农村脱贫(即消除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的核心目标已经完成,但其激发的治理体系及农村社会变革所带来的溢出效应及其形成的“隐形遗产”并未全面挖掘和评估。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揭示了扶贫扶志的社会效应——信心的生产机制,进一步深化了中国特色减贫理论的研究,深化了中国以扶贫扶志行动为核心的精神扶贫研究对推进全球其他地区减贫和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借鉴意义。

       社会价值:脱贫攻坚之后,与之衔接的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但脱贫攻坚的历史价值并未完全挖掘,特别是当前文献对扶贫扶志行动的研究多见于定性研究,从理论上分析“扶志”的减贫效应及强大的现实意义,缺乏对扶贫扶志行动外溢机制及其社会效应的定量评估研究。本文从量化视角分析了扶贫扶志的社会效应,同时也反思扶贫扶志行动的局限性,进而为未来乡村振兴提供鲜活经验。

       作者简介

5.png


       曾永明,1986年5月生,江西财经大学生态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人口经济、乡村发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等省部级课题10余项。在《社会学研究》《中国人口科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人口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